为了“一口吃的”,四名女大学生做了一件引爆全网的事——郑州骑共享单车到开封,并引来一大批大学生效仿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续剧”:开封当地市民担心“单车围城”;某高校开始统计“夜骑去开封”活动学生人数,并进行批评教育;女大学生夜骑开封失败让妈妈开车接……
都说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充满激情和热情,着实不假。近年来,许多引爆全网的热点事件,“始作俑者”都有大学生的身影。比如,“淄博烧烤”的火热、“尔滨”的出圈、天水麻辣烫的“赶趟”,众多网红打卡地、网红城市、网红小吃因大学生热闹兴起、出圈出彩。
然而,无论信息传播还是舆论场演化,都具有偶发性、耦合性、未知性,而且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当青春的火花撞上现实的困境,我们又不得不去思考:此番热闹过后,又该如何收场?就“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而言,被网友称赞为展现“青春的模样”,是一次有趣冒险,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探索精神,但我们需要关注的远远不是新闻本身,还有新鲜感和激情过后的“平常事”。
首先,学生的安全问题。郑州到开封,虽然不远,但是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夜晚骑行,本身就有所风险。即使是大学生组团,群体行为容易受到关注,然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一旦组团夜骑被流行开来,各地大学生们争相效仿,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保障,那么带来的交通风险就会急剧上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吃喝游玩虽然快乐,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和学生自身必须重视起来。
其次,骑行是一种健身方式。骑行,在当前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运动方式,一般而言是短程骑行,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城际之间的夜晚骑行,更考验的是体力、脚力和毅力,更趋向于冒险行为。这种耗时耗力所追求的不能只是单纯的“娱乐”,而应该是健康的状态和身心的愉悦。盲从式熬夜骑行,终究只是一种短暂的激情和快乐,无法真正体会到骑行本身的健康和环保意义。
再者,文旅发展自有其规律。大学生的到来,或许会刺激一些市场行为、消费行为,城市对此加强文旅服务供给,也是好事实事。然而,当热闹过后,往往城市生活又会归于平静,所以必须综合考虑长期性和长久性效应。城市文旅发展是长远事业,“热效应”背后应有“冷思考”,持续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新体验,让年轻消费者在畅享旅途中品味城市魅力,不能光凭“热点引爆”“一时一策”,更要靠久久为功、特色彰显。(长天新闻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