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女性,多年来饱受阵发性胸闷折磨,整整20年了!20年前,在北京某医院,杜某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医生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但由于当时的手术风险高,杜某拒绝手术。那时的她,也许并没有想到,这将会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路。
病情加重 入院治疗
一周前,杜某的胸闷症状突然加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都明显增加。这次,她决定来到江西省中医院寻求治疗。我院心血管病科邹国辉主任在查房后指出,杜某多年的胸闷与房间隔缺损密切相关,建议他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但杜某仍然担心手术风险。
入院检查:
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连续中断8mm),左向右分流。
进一步经食道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房间隔连续中断11mm),左向右分流。
主任耐心劝导,杜某决定手术
邹主任耐心地向杜某解释,虽然她房间隔缺损的位置虽导致手术风险较高,但是随着20年随诊的发展,房间隔封堵器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良。我们科拥有成熟的介入手术团队和在省内领先的技术水平,手术创口小、时间短,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了手术。
手术顺利,重获健康
邹国辉主任用时30分钟完成手术,杜某术后胸闷症状缓解,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活动,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看到她能够重新拥有健康的身体,整个介入团队都感到非常欣慰。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房间隔缺损手术适应症包括:显著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伴有症状的房间隔缺损,及其他合并症的房间隔缺损。禁忌症包括: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伴右向左分流者,房间隔缺损周围无足够的边缘组织支撑封堵器者。希望杜某的治疗结果能够给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