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省委近日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今年“三农”领域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结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报记者采访相关权威人士进行解读。
记者钟金平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2月18日,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奇指出,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对此,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江枝英认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必须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不出问题、牢牢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江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稳定438亿斤的粮食总产量是政治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坚守4391万亩的耕地底线,确保3693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和2800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2019年,我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31.5亿斤,连续7年超过430亿斤,粮食供给总量充裕。当前,我省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运行基本平稳,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库存足,农产品市场供需稳定。
但也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粮食安全形势并非高枕无忧,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并不稳固,农村稻田抛荒现象依然存在。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认为,早稻生产是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的关键一季,各地要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及早落实。对于抛荒耕地,要建立台账,加强复耕分类指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防止抛荒相挂钩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对常年抛荒地和季节性抛荒地,由乡村两级,采取集中流转、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防止耕地抛荒。
雨水到,备耕忙。当前正处于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正加强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供需调度,确保农资供应充足、运输畅通、价格平稳。要组织好农业企业复工复产、跨区农机作业等服务,做到抗疫情、保春耕两不误。
为了稳定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我省要求各地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充分发挥稻谷补贴、水稻保险、稻谷最低收购价等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对享受产粮大县奖励的44个县,要拿出20%资金,重点支持早稻生产,确保全省早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对享受补贴的国有耕地和村集体耕地,要重点发展粮食生产,有条件的要积极推进双季稻种植。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仍然是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会议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产销对接,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畅通蔬菜和鲜活农产品运输渠道,确保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不脱销,决不能让蔬菜压田、生猪压栏、活鱼压塘。要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加快构建全程追溯系统,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让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猪粮安天下,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2019年,全国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出现波动,中央出台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生猪产能开始逐步恢复,但形势依然严峻。
有关专家认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我省正采取综合性措施,坚定今年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的目标不动摇,狠抓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优化“放管服”,着力破解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当前,要毫不松懈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复产增养。支持家禽、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