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上唱赞歌”,也是对消防官兵们的伤害。
灾难就是灾难,不该变成“炖鸡汤食材”,也不该沦为“打鸡血素材”。这两天,针对在网上刷屏的“澳洲山林大火VS大兴安岭火灾”网文,“北京消防”政务公号写了篇《中国确实一直很厉害,但我们更希望这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予以回应,就重申了这个常识。
众人诺诺,直士谔谔。说出常识,在“三观正”颇显奢侈,很多三观不正者也自以为“正”的背景下,其实并不容易。而“北京消防”更为难得之处,就是未被颂词遮望眼,也未居功以自矜,而是秉持消防人视角表达了对“在灾难上唱赞歌”的否定性态度。
如果要评选“2020年初最佳政务号评论”,我一定会投这篇文章一票。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些话——
“看了看最近疯狂被转发的文章,虽然中国的消防蜀黍们确实厉害,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在消防蜀黍的眼里,‘灾难’,本就是不该被赞扬的。”“把这种‘灾难’、这些‘悲痛’翻出来给大家展示,并不是消防人眼中迟到的表扬与铭记,而是将我们内心深处好不容易快结痂治愈的伤口挖开后撒了一把盐。”“让‘危险’少发生,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保护’吗?”
这就是常识:有态度,有温度,不煽动,不迎合,与“人性”“正义”在一个水平面上。就像英国文学家斯坦霍普说的:常识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达理。
置于当前的现实语境中,“北京消防”作为消防政务号,能代表官方发出这样清醒的声音,殊为难得。
灾难能拿来赞颂吗?不幸能拿来消费吗?很多人都会凭常识给出答案:不能。
但如果把灾难奏成凯歌、消费苦难裹上正能量外衣呢?许多人就完全抵御无能了,非但照单全收,还生出与“兆山慕鬼”“秋雨含泪”近乎“同款”的反应——他们才不管那是不是从灾难议题中“收割流量”,才不管自己的脑子会不会变成某些人瞄准的韭菜地,热泪盈眶还来不及,哪有空辨别“鸡汤鸡血”是不是地沟油熬出来的?
被正能量场景感动,是人之本能。但若动辄被过于发达的泪腺堵住了独立思考的神经,被几碗鸡汤、几管鸡血麻痹了常识性判断,那就可能将三观带到严重偏离“理性认知坐标系”的地方:意识不到灾难之为灾难的缘由,意识不到生命的价值分量,也意识不到灾难留下的启示录里首先该写着“反思”而不是“赞颂”,意识不到“红肿处艳若桃花,溃烂时美如乳酪”的灾难美学是病态的。
拿大兴安岭火灾来说,从起火到灭火的过程,的确让人领会到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救火的消防官兵,值得所有的敬意。英雄当被敬重,但敬重不能变成“礼赞英雄”继而“赞颂苦难”的扭曲心态——那或许是将他们的“伤口挖开后撒了一把盐”。
正如“北京消防”所说,火灾来时,他们就是横亘在“灾难”与“群众”中间以生命为代价的隔离带。消防员们以自己的命为抵押,换取更多人“活的可能”的同时,也需要人们防祸患起于忽微,珍惜他们“生的机会”。
我们可以夸赞那些“最美逆行”,但比起期待火灾时有英雄站出,更应期待的是少些火灾;我们可以拿灾难为消防员们授勋,但不应用假纪念真消费的方式对他们伤口撒盐。对他们最好的“致意”,不是酿成灾祸后对他们舍命扑火的身影致敬,而是尽力减少火灾的发生几率。
“北京消防”说,希望这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我也想说,希望人们别用对“症能量”的一番盲目追捧,去辜负了他们的血泪付出。(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