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赣北赣语研究重要新成果发表

2024-11-14 15:21 今视频·长天新闻    阅读:17331 

《赣语昌都片赣语方言遇摄字的读音层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学术期刊(CSSCI来源)《方言》2024年第1期发表。本成果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赣语昌都片方言语音差异的历史层次及方言地理学研究”(11YJC740070)、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二五”一般项目“赣语昌都片语音差异及方言接触研究”(12YY06)、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江西赣客方言重点调查研究”(22VRC078)、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西都昌方言语音研究”(21FYYB04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江西都昌方言词典”(JD23021)等项目,由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卢继芳历时10余年调查研究完成。成果从中古汉语遇摄字读音的古今演变角度探讨了赣北赣语的语音特点与演变发展。

赣语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和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地区,湘东、鄂东南、皖南、闽西北、湘西南也有赣语。赣语最重要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一般读送气清音。赣语内部按不同特点分为九片,其中赣语昌都片方言主要分布于江西境内南昌市、南昌、新建、永修、德安、庐山、都昌、湖口、安义、武宁、修水共十一个市县(《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

赣语昌都片方言遇摄模韵有四种读音类型。鱼韵今韵母叠置了两个层次:鱼虞有别层、鱼虞相混层。大多数方言鱼韵区别虞韵只有一个层次,少数方言有两个层次。鱼虞相混层韵母的多样性源自方言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语音构造的制约。模韵精组、鱼韵庄组相混读[ɿ]韵母是后起音变现象,研究成果认为昌都片赣语部分方言鱼韵庄组[ɿ]韵母可能直接来源于本地白读韵母[ɯ],未必经过高元音[ɥ(ʯ)]、[i]舌尖化音变过程。[ɯ]韵母属非正则元音,组合不同的声母易发生音变,如[ɯ]>[ɤ](低化)、[ɯ]> [ɿ](舌尖化)、[ɯ] >[ə](央化),这在汉语方言也是常见的音变现象,也符合昌都片赣语的方言事实。昌都片赣语蟹摄、止摄也读[ɿ]韵母,而这个[ɿ]韵母是由[i]变来的,蟹止摄韵母[ɿ]与上文遇摄韵母[ɿ]演变途径不同。昌都片赣语方言材料说明本地音变[ɯ]>[ɿ]同晚近进入的官话文读音韵母[u]形成竞争态势,有些方言残存的文白异读现象正好也印证了竞争过程。都昌、湖口、庐山(原星子)大部分方言官话文读音[u]韵母取得胜利;安义方言本地音[ɯ]占优势;修水、德安、永修、南昌县等地大部分方言 [ɯ]>[ɿ] 音变占优势,其中南昌县广福镇、南昌县三江镇方言是本地音变取胜的代表。同邻近赣语相比较,昌都片赣语[ɯ]>[ɿ]音变要快于宜浏片赣语。

昌都片赣语见系[ui]韵母地理分布较广,除南昌市、都昌、湖口方言外其他市都有分布,只是例字数量不同。[ui]韵母是鱼虞合流后的文读音。例如庐山白鹿、修水白岭、武宁石门楼方言“去”韵母存在[iɛ]/[ui]两读,韵母[iɛ]属鱼韵早期白读层,韵母[ui]则属更晚近层次。结合昌都片赣语各地的情况,折合音解释不符合方言事实。本文认为昌都片赣语见系字[ui]韵母现象是受语音构造的制约造成的,由声母唇音发音特点导致的,音系中发生了kvi>kui、ɡvʻi>ɡui、ŋvi>ŋui音变,声母的唇化特点转移至韵母演变为介音u,其实质成因就是本地语音系统“语音构造的制约”。赣语昌都片大多数方言及邻近接壤的湖北境内大通片赣语部分方言历史上都曾经历过此类音变。

赣语昌都片方言遇摄模鱼虞三韵中古以后的发展趋势同官话基本一致,但从韵母音值来看存在丰富多样性,又不乏区域性方言创新。成果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材料以及课题组对153个赣北昌都片方言点实地调查成果,研究了赣语昌都片方言遇摄字的读音层次,以此为视角推动赣北赣语演化特点及江西境内不同片赣语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卢继芳)

5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