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14年来,作为省人大代表,她一直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她炙热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家长,感染了孩子,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
她就是曾任武宁县武安民族小学校长、现任县教体局工会副主席的雷美珍。
2008年至今,作为省人大代表的雷美珍,始终不忘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2008年,雷美珍所在的团结畲族村,一些老百姓的房子被雪压垮了。其中一家,父母在外务工,奶奶带着两个孙女在家留守,这两个孩子都是武安民族小学的学生。
正在外地的雷美珍很着急,立刻联系村支部书记,请村干部安顿好这家人。
看到雪灾严重、停水停电、交通中断,雷美珍果断让全校学生在家休息。但雷美珍自己却没有停下脚步,她冒着严寒步行去家访,在大雪覆盖、湿滑崎岖的山路上,雷美珍几次重重摔倒在地,腿上磕出了血,疼得直掉眼泪。
“这对姐妹的奶奶看到我来了,拉着我的手就哭,她一哭,我也想哭,但是我忍住了。”
雷美珍说:“老人家,你不要哭,你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回不来,不要紧,国家有危房改造的政策,你放心,我会帮你争取。”
老人紧紧握着雷美珍的手,饱含热泪。
第二年,经过雷美珍的努力,帮助村里争取到8个危房改造名额,为8户人家修建了新房。
“老百姓的房子得到改造,我就放心了。老百姓生活有了保障,我吃点苦也值了。”
在雷美珍看来,当人大代表,不仅要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还要引导群众积极融入地方的发展建设。
2011年,武宁县城的工业园要扩建,雷美珍所在的团结畲族村有一些房子要拆迁。
“我觉得建工业园是好事,全县经济能快速发展。我去协助做拆迁工作,却碰壁了。”一说拆迁,有的村民甚至会赶她出门。
“我自己家的亲戚也不理解。”雷美珍的一个表弟,因为拆迁这个事情,见面都不跟雷美珍说话。“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理解我,不能为武宁县的未来发展着想,我心里很难过。”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了地方的发展,再硬的骨头,我也要去啃,这是我的职责。”雷美珍毫不气馁,继续耐心讲政策、做工作,在她的努力下,村民们逐步转变了思想,同意拆迁。
2015年,雷美珍离开武安民族小学,到县教体局工作。有村民问:“雷校长,你是去县里当官了吗?”雷美珍笑呵呵地说:“没有,我还是一个老百姓,照样帮大家向政府传话。群众的问题,我都会放在心上。”
10多年来,雷美珍作为省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意见200多条,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看到我的建议意见让社会发展得更好,我很欣慰。我会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继续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记者 余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