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铜鼓黄精:青山绿水间的“黄金产业”

2025-03-11 17:44 今视频客户端    阅读:25047 

今视频客户端讯 在赣西北的群山之间,有一座森林覆盖率达88.04%的生态秘境——宜春市铜鼓县。这里不仅孕育着中国南方的“绿肺”,更滋养着传承百年的道地药材瑰宝。当晨雾漫过海拔800米的林间,铜鼓黄精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黄金答卷”。

铜鼓县人民种植黄精的历史悠久。据《铜鼓县志》记载:“本县境内野生黄精广泛分布于全县山区。清朝末期,本县棋坪、幽居等地居民从山上采集野生黄精为种进行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全县黄精种植面积最多时有近3000亩,最高年总产量达200多万斤。”

历经百年积淀,这片土地上形成了“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的中药材传承文化,铜鼓黄精独特的“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得以流传至今。2023年,当铜鼓黄精被收录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时,历史与现代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铜鼓县开创了林下种植的生态新模式:6.6万亩黄精基地隐于林海,全域富硒的土壤与温润气候共同造就了铜鼓黄精的卓越品质。这里的黄精个大肉厚、多糖含量≥15%,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既不和粮食抢耕地,又让药材品质回归本源。2024年,铜鼓黄精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正是对这份生态坚守的最佳褒奖。

从2016年的“人种天养”到如今企业合作社引领的产业集群,铜鼓黄精演绎着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注入后,72家合作社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黄精果脯、九制黄精等深加工产品远销海内外。2亿的综合产值背后,是“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成功实践,更是“小药材”成就“大产业”的生动注脚。

从深山密林到产业园区,从传统药篓到现代车间,铜鼓黄精承载着生态文明的智慧,演绎着乡村振兴的传奇。这片土地上,每一株黄精都在诉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当“中国黄精之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铜鼓人民正携手这份自然馈赠,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续写着更加灿烂的篇章。(记者 罗津 通讯员 熊紫凌 徐文竹)

5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