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评线】江右时评:正义狂飙前行 文艺颂赞现实

2023-01-30 16:49 今视频    阅读:95815 

近日,网友发布春节返程高铁上这样一幕,列车上全员整齐划一看《狂飙》。该电视剧引起了全民观看热潮,好评频频见诸报端,实现了观众收视热情和口碑“双赢”。

从《破冰行动》,到《扫黑风暴》,到《冰雨火》,再到《狂飙》,优秀剧集的背后映射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艺风潮与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追捧与期待。近年来,电视剧市场出现了许多反映扫黑除恶的好剧,《狂飙》作为一部具备独特题材优势和现象级潜质的优秀剧作,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价值引导等方面,给当下影视剧集创作提供了创新之法。

在现实主义的观照下,《狂飙》更加注重剧情推理和案件揭秘,在叙述手法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切入三条时空脉络,以真实的笔触细数了黑恶毒瘤非法生长的道路,以群像叙事的方式书写扫黑除恶坚决斗争的故事,剖面化呈现京海市二十年风云变幻,全方位展现了时代变迁下的黑白交锋与人性挣扎。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使剧集的节奏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均衡之中,引导观众自己在脑海中补全逻辑的空白点,逐渐拼凑出事件的完整版图。

剧中的角色照进现实,观众看似在剧中,又身处现实,引发人们对社会与人性黑暗面的反思。《狂飙》内容本身敢于揭露社会的隐疾与弊病,通过群像刻画对比宣扬积极正面的人性光辉,给我们提供了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能够更好地把握与审视现实。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可以为?什么又坚决不能为?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正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剧中案件发人深省,写实的生活场景,权与法、情与理、善与恶等问题的思辨性,折射出人民对打击有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拥护和支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

观众对很多流于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实质的剧集或长度过于拖沓或是剧情与现实维度脱节严重不符认知的剧集打低分,与观众的观影能力、审美及专业度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反而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市场在呼唤更多好的影视作品出现。我们缺少的不是发现美的眼光,而是精于雕琢、潜心创作的创作环境与过程。《狂飙》在场景布置、服装造型设计等细节方面的把控上一丝不苟:宏观处,能勾起不同时期过往回忆的场景设置;细微处,能看到警服汗衫的颜色变化,电脑从台式到薄显示屏的转换……在一个个“润物细无声”的细节基础之上,观众在时代坐标中找到相应的定位。

我国的社会现实能够为多种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丰富的选材基础和广阔的创作空间。而好的影视作品应该以剧集为媒介,与观众对话,在戏剧故事和现实投射的平衡基础上构建作品的深度和力度。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要结合现实特点顺势而变,不断调整内容和叙事节奏,折射丰富的人性变化,在揭露社会困境的同时承担起传递正向价值观,正确引导、教育观众的功能,进而实现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的聚合。

推而广之,在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处理,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群众的审美观价值观。一味追求娱乐趣味的作品就像快餐,而优秀作品就像营养品,不仅滋养丰富内在精神世界,还呈现了多层次、高水准的人文关怀,推动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更高水准的道德品质塑造的良性循环之中。(王雨萌)

4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